紅血球生成素使用於C型肝炎患者 (Erythropoetin in the Management of Anemia in Hepatitis C)..

今天真是趕趕趕..早上坐高鐵到台中,再轉搭接駁車到彰基參加年會.. 第一次到 彰基 ,看得出來是有一番歷史的醫院,每個演講廳都是用當初創辦人的名字命名.. 上午的演講非常的"長"..原諒我霧煞煞西霧煞煞.. 我還是比較喜歡聽下午的分組討論,今年我實在沒什麼角色...


今天真是趕趕趕..早上坐高鐵到台中,再轉搭接駁車到彰基參加年會..

第一次到彰基,看得出來是有一番歷史的醫院,每個演講廳都是用當初創辦人的名字命名..

上午的演講非常的"長"..原諒我霧煞煞西霧煞煞..

我還是比較喜歡聽下午的分組討論,今年我實在沒什麼角色,純粹參加獎..不過也沒有前年去比賽時的壓力..

今天最讓我聚精會神的是彰基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,針對C型肝炎患者,使用標準治療pegylated IFN + Ribavirin,因為這兩個藥物經常造成貧血,不論是溶血性貧血 (hemolytic anemia) 還是骨髓抑制 (bone marrow supression)..

隨機分派研究中,貧血的發生率超過5%,在48週的治療期,約有30~40%病患需要降低劑量,高達20%病患需要提早停藥..

因此,有人想出了使用紅血球生成素來提升病患血紅素值,希望提升病患完成療程的比例..

他們回溯性分析罹患C型肝炎第一基因型 (Genotype I) 的病患,因為使用ribavirin造成貧血,使用紅血球生成素,相較於未使用的病患,完成療程,達到SVR (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) 的比例..

目前的pegylated IFN加上ribavirin,研究中的SVR約為55% (不論基因型,第一型的效果會比較差),但貧血確實是限制ribavirin劑量的一個重要因子..

Adapted from N Engl J Med. 2006; 355: 2444-51.

確實有人嘗試使用紅血球生成素,希望增加ribavirin的劑量,將一般常用的每天1000~1200 mg,增加到1000~1600 mg..

但前瞻性隨機分派研究結果顯示,針對第一基因型C型肝炎患者,使用一般劑量的病患,加上紅血球生成素,並不能提升SVR比例,但在高劑量組,相較於未使用紅血球生成素患者,可以顯著提升SVR..

但要注意,這項研究的樣本數目仍然非常有限 (150人,且分成3組),效果差異也很大 (不見得就是好事),無法判斷不良反應與安全性..

Adapted from Hepatology 2007; 46: 371-9.

目前仍然有一些研究使用這個梗進行中,包括一項多中心研究,很可惜似乎沒有看到台灣人進行相關的研究 (當然也可能是沒有註冊),今天最好的梗..頒給彰基了..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