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EBM]證據等級圖形化 (Graphic Display of Evidence Quality Assessments)...

其實這已經不算是新梗了,說到 證據等級 (level of evidence; LOE) 我就有一肚子苦水... 每次提到LOE,總有兩套教法,一個是 GRADE ,一個是 牛津大學實證醫學中心 (CEBM) 分級法... GRADE對初學者來說相當"苦手",...


其實這已經不算是新梗了,說到證據等級 (level of evidence; LOE) 我就有一肚子苦水...

每次提到LOE,總有兩套教法,一個是GRADE,一個是牛津大學實證醫學中心 (CEBM) 分級法...

GRADE對初學者來說相當"苦手",CEBM分級法又太過簡化 (雖然第二版的分級法已經納入研究執行,而非只有研究設計)...

如果你用的也是GRADE,一定對SoF表格不陌生,但現在又有學者提出圖形化的證據等級評比...

英國倫敦皇后瑪麗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Khalid Khan教授與一群學者共同提出了像上圖一樣的圖形來描述證據等級...

GRADE中提到的五大要素: 研究設計 (study design)誤差風險 (risk of bias)不一致性 (inconsistency)間接性 (indirectness) 不精確 (impreccsion) 用雷達圖的方式表現...

從中心點到最外面分別是: 非常低 (very low),低 (low),中等 (moderate) 到強 (strong)...

這樣做的好處是比較不同介入/診斷的證據等級時,可以一目了然,當然也是有一些缺點,例如介入A可能在研究設計這裡被扣分,但是研究結果非常精確,而介入B在研究設計得滿分,但研究結果卻有些問題,很難在不同的評比項目之間取捨 (trade-off)...

提供原始文獻參考 Evid Based Med. 2011; 16: 65-70.

分享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