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EBM] 實證為基礎的期刊討論會 (Evidence-Based Journal Reading)...

每個醫療機構單位都有期刊討論會,不論您是哪一類的醫療人員,從實習醫學生到教授,都有參加或 擔任期刊討論會主講者的經驗...(大部分是 痛苦的 ) 遠古時代,第一次接觸期刊討論會時,當時只是一個小小小小的研究生,印象非常深刻,老師抱著大盒"pizza"...

每個醫療機構單位都有期刊討論會,不論您是哪一類的醫療人員,從實習醫學生到教授,都有參加或

擔任期刊討論會主講者的經驗...(大部分是痛苦的)

遠古時代,第一次接觸期刊討論會時,當時只是一個小小小小的研究生,印象非常深刻,老師抱著大盒"pizza"走進討論室,要大家先吃填飽肚子...

10幾年了,還是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個最佳典範,老師,謝謝~

話說回來,您的期刊討論會有實證為基礎嗎?

事實上,並不是念期刊文章就一定是實證為基礎 (evidence-based) 喔!!

在"Evidence-Based Medicine: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it"這本EBM的聖經中,特別提到了以實

證為基礎的期刊討論會應該具有的元素:

(1) 要有清楚的目標: 一般常見的期刊討論會並沒有清楚的目標,絕大多數是從一些"高分"的期刊挑

選最新的文章,並沒有確切或清楚的學習目標,建議如下:

到底希望與會者學到什麼? 應該把梗埋進去,導向如圖中所示,可分為需求導向證據導向以及技巧導向...

絕大多數的期刊討論會都是以"證據"為導向,拼命地細究研究執行方法,統計數據,這種類型的期刊

討論會通常會有一個毛病,就是越走越偏...


學員會分成兩派,一派是對研究設計或統計分析熟悉的,會參與其中,另一派就是像我們一樣,鴨子聽雷...

(2) 避免常見錯誤: 在小組討論時,我們經常犯了全天下參加討論會時都會犯的錯 (怪怪的)...

ㄟ...不要笑喔,這些真的非常常見,包括講行話 (因為那會讓你看起來更高竿,但新進的學員不但不會投與羨慕的眼光,反而會倍感壓力)...

細究數據,到底是0.0012還是0.0013,除了統計差異外,是否還有臨床差異呢? 應用數據比挑剔數據來的更重要...

我們要教導的 (或學習的) 應該是如何判讀及應用數據 (這是真的)...

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虛無主義 (nihilism),這在討論會中是最難搞的,因為這樣的成員通常是

意見領袖,常常會有像下圖一樣的言論...


這個時候,整個討論會偏冷,因為沒有研究是完美的,影響的應該是證據品質 (quality of

evidence) 或證據等級 (level of evidence),但是呢,整個討論就會落入是與非的辯論...

而且,我們通常會有一個偏誤 (bias),就是挑剔偏誤 (criticism bias),為了要突顯自身的能力 (或戰鬥等級),會拼命,卯起來地挑剔文獻有問題地方...

當然,立意良善,但是呢,常常會過度挑剔,這樣,學員學到的是怎麼"罵"那篇文獻,或是如何找到"砍掉重練"的理由...好像是...

"如果你可以成功地將刊登在NEJMJAMA上的文章評的一無是處,代表你的等級高過於他"

訓練出來的學員,頂多就是會"罵"而已,就像"酸民"一樣,他並不知道怎麼做比較好,因為有的只是負面教材...

這些都是我們在經營期刊討論會時常犯的錯誤...

我們的建議是:

(1) 清楚的討論或教學目標
(2) 評讀文獻與訓練實證能力並重
(3) 有批評也有讚美
(4) 討論對執業的影響 (回歸現實面)

回頭看看我們的期刊討論會,除了分享新知外,更重要的是,多一些技巧上或知識上的成長,才是舉辦這些討論會的最終目的...

我們應該再開一篇討論"食物"為基礎的期刊討論會...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