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EBM] 競賽中要注意的事情: 如何區分臨床問題 (How to Define Type of Clinical Question)?

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已經盛大開幕 (我超愛看運動比賽的)... 實證醫學 (evidence-based medicine; EBM) 的夏季奧運也即將展開 (看得出來很多隊伍已經在磨刀霍霍了)... 致勝的關鍵,就像許多前輩說的,就是要讓評審們覺得"哇!...

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已經盛大開幕 (我超愛看運動比賽的)...

實證醫學 (evidence-based medicine; EBM) 的夏季奧運也即將展開 (看得出來很多隊伍已經在磨刀霍霍了)...

致勝的關鍵,就像許多前輩說的,就是要讓評審們覺得"哇!!~~" (當然不是哇!!~~在講什麼鬼阿)

但是常見的錯誤一定不能犯,今天提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,就是如何判斷這是哪一類的臨床問題 (type of clinical question)?

要定義臨床問題之前應該先了解,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件事情? 原因是:

(1) 簡化我們遇到的臨床場景

(2) 不同的臨床問題會有對應最能回答問題的研究類型

根據Paul Glasziou博士等人於"Evidence-Based Practice Workbook"第二版中所分類的臨床問題包括:

- 介入型 (intervention)
- 病因型 (etiology)
- 診斷型 (diagnosis)
- 預後型 (prognosis)
- 頻率型 (frequency or rate)
- 現象型 (phenomena or thoughts)

最常搞錯的就是,到底是"介入型"還是"預後型"問題? 我們來看看以下例子?

(1) 使用降血糖藥物pioglitazone是否會增加膀胱癌 (bladder) 的風險呢?

(2) 抗生素使用時間較長是否會改善院內肺炎病人的預後呢?

這兩個問句到底屬於哪一類問題? 以及相對應比較能夠回答問題的類型是什麼?

好好想一想喔...

解答一下:

(1) 屬於病因型 (etiology) 問題 [也有人定義為所謂"傷害型問題",但個人認為傷害型問題比較不妥當,因為沒人希望傷害病人,就像NNH的爭議一樣]

歸類為病因型問題的理由在於:

病因型問題指的是"造成某個健康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(what causes the problem)?",因為健康"問題"通常是不好的事情 (正常情況下破病應該是負面的事情)

10:30 PM更新:

紀醫師表示,(1) 應該屬於介入型問題,原因在於用 (介入) 這個藥物,導致的風險 (結果),其實或許只有這小小一段話真的不容易判斷

使用藥物 (或其他外力介入,不論是手術,另類療法等等) 概念上都會被認為是介入型問題,也非常合理

所以如果換個問法,"多吃白米飯是否會增加癌症風險?" 把"pioglitazone"換成"白米飯",把"膀胱癌"換成"癌症",不知道看起來會不會被認定為"病因型"問題

(2) 屬於介入型 (intervention) 問題,不是預後型 (prognosis) 問題,別因為看到"預後"兩個字就是預後型問題,那只是障眼法,被判斷為介入型問題的理由是:

介入型問題指的是"某種狀況下我該怎麼做 (what should I do about this condition or problem)?"

因此,抗生素使用時間較長 (I) 相較於使用時間較短 (C),是否會改善罹患院內性肺炎病人 (P) 的預後 (O) 屬介入型問題

附註: 當然這句話裡面沒有清楚定義"O",是治療成功還是其他臨床重要預後

這樣清楚了嗎? 臨床問題的判斷應該在兩秒內完成,一但判斷錯誤,後面的搜尋策略與臨床應用將會有重大問題,千萬別小看這一小步!!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